【资料图】
“是不是真的技术?技术有没有价值?技术能不能落地转化?怎么落地转化能挣到钱?”首次成为市政协委员的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秘书长雷伟在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科技、科协界别小组会议专题协商会上聚焦成果转化发出“四连问”,通过这些问题的答案,他系统介绍了概念验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成都高校的众多技术成果实际上非常优质,但因投资人或金融投资机构不了解其中核心的技术难点,便不敢轻易投资。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的技术成果得不到金融投资机构的关注和青睐,导致技术成果还没‘走’出实验室就‘夭折’了。”雷伟以一个生动的例子诠释了他今年两会关注重点——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实现优质的高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雷伟把“概念验证服务”叫做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他认为,这项服务可以从技术真伪性、技术先进性、市场可行性、产业化可行性等维度,对技术成果进行评估评价,为早期技术量身定制商业逻辑,最大化程度澄清技术的含金量和可转化性,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和最后项目落地率,让投资人投得放心,让科技工作者“转”得省心。
聚焦这“最初一公里”,雷伟已经开始行动了。截至去年12月底,在双流的概念验证中心已吸引15项优质科研成果进行概念验证,现已促成四川大学周群教授与川开供电有限公司在“智能配电”领域技术创新合作等4项技术合作在蓉落地。除了具体转化成效,还有专家“智囊团”。中心建立了以陈鲸、尹浩、朱中梁等两院院士为核心,共66名专家的概念验证服务团队为技术成果“保驾护航”。
“借助此次机会,我可以与一线科技工作者、企业代表、政府部门共同交流,一起探讨成都的技术成果转化之路怎么走,并提出相关建议。”首次作为政协委员的雷伟,也表达了一些他的希望与期待。他建议,针对概念验证工作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或实施细则,提出支持概念验证发展的鼓励措施,同时开展概念验证中心试点工作,打造概念验证的“行业标准”,推动技术转移及概念验证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摄影 黄雪松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