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几天国内车圈一大“火”,“吉利银河”应该是当之无愧。
故事的发生,似乎有些突然——据一位接近吉利厂方的业内人士表示,从“银河”项目敲定到正式发布,其间并未经历多长时间。
(资料图)
如果仔细追寻蛛丝马迹,自厂方在春节期间首次宣布“要推出中高端新能源系列”之消息伊始,到“银河”于2月23日正式登上前台,吉利总共也就只花了一个月——不可谓不“高效”。
当然,这难免也会带给不少业界人士一种“仓促上马”之感。
与此同时,吉利所选择的宣传“策略”似乎亦在从侧面对上述情况进行佐证——面对“银河:每个人仰望的星空”与“银河L7:来自银河的理想座驾”这先后出炉的两大厂方宣传语,不仅比亚迪仰望品牌和理想(L7)会顿感无语,一众路人也是“惊掉了下巴”。
毕竟,吉利可是中国汽车品牌中位列2022年销量三甲的“头部”车企,基本“节操”总是应该要有的吧?……如果说这样几乎没有“下线”的“蹭热点”之举是该品牌“筹谋已久、深思熟虑”后的行为——无论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敢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昨天(2月27日),长安汽车委托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向吉利汽车发出了《律师函》,直言吉利银河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
面对“宣传蹭热点”后又遭遇的“外观抄袭”麻烦,吉利汽车也迅速作出了回应——今天(2月28日),该品牌通过一纸《声明》,对“涉嫌抄袭,侵犯知识产权”等指责予以了全盘否认。
关于是否“仓促上马”和“涉嫌抄袭”等问题,这里先按下不表。回到产品层面,吉利将“银河”定义为“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并非新的子品牌),更一口气发布了“未来两年将推出7款重磅新能源产品!”的宏伟计划。
与此同时,该系列首款车型——银河L7也首发亮相、并开启预订。从产品定位和预计售价(20万元左右)来看,这款紧凑型电混SUV锁定的对手无疑是比亚迪旗下“爆款”、国内SUV细分市场新一代“神车”——宋PLUS DM-i。
那么,在已经有了极氪、几何等新能源子品牌的情况下,吉利汽车为何又如此急于推出“银河”?……以该品牌的现有“家底儿”,能够支撑起这一新能源产品系列的勃勃野心吗?……作为隆重登场的首款车型,银河L7又是否有能力真正挑战宋PLUS DM-i?……
在不少业界人士眼中,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充满了太多疑问——
真·银河需要仰望,但“吉利银河”不需要
——车动力|刘杰
如果格局真如宇宙银河那般浩瀚,大家仰望一下也未尝不可。不过,吉利的这一波操作属实有些“小家子气”。
回想早些时候,圈内人士还在讨论:为什么吉利在推“插混”产品时总是慢半拍、甚至一拍。现在,答案揭晓了——为“银河”让路。
再看当天的整场发布会,也犹如“工作报告”,对产品的核心技术解读则少之又少。或许,吉利也知道说得越细,人们就越会朝雷神Hi·P系统去“联想”,但“银河”又是全新产品系列——如果还用“老”技术,多少会显得有点“诚意不够”?……
其实,吉利完全可以表现得大方一点——比如:雷神Hi·P就是为了“银河”系列产品而提前布局的动力技术。经过帝豪、星越L等车型的检验后,这套系统性能充沛、稳定性强……当然,如果再加一些马力和扭矩参数上去,或许就更有说服力了。
至于“吉利银河”的宣传海报拉上“仰望”和“理想”,这无疑就更是一步错棋。
以“相爱、相杀”多年的“BBA”为例,虽然互为对手,但在广告内容和营销手段方面几乎都是“点到为止”;即使有时已较为“露骨”,但仍然会非常克制地不提及对方品牌名。
反观吉利,难道消费者真的会因为“你的理想,就是仰望银河”之类宣传语,就认为“比亚迪和理想不如吉利”吗?……
仅凭“心急火燎”,就能成事?
——车动力|雷铁军
从“中高端新能源系列”项目“火速”上马,到宣传语严重“碰瓷”、有失“大厂体统”,或许都映射出吉利当下面对国内新能源产品、尤其是混动车型细分市场的心态。
一个字:急!
面对比亚迪的一骑绝尘、遥遥领先,面对诸多“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对手的争先恐后、互不相让,看似早已通过几何、极氪、乃至于枫叶与睿蓝等品牌多方“布局”的吉利,却至今尚未在新能源产品的销量规模方面真正折腾出“名堂”。
另一方面,它又贵为中国汽车品牌中位列2022年销量三甲的“头部”车企,眼看在前述那条“制胜未来”的新“赛道”上迟迟无法提速,如何能够不急?……
不过,再急都不应该乱了“章法”,想“提速”也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积淀、甚至是“独门绝技”——面对比亚迪赖以成名的“DM-i超级混动”和“刀片电池”等“N种武器”,吉利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仅凭尚未收获足够认可与口碑的“雷神混动”,够看么?……
更何况,面对新能源产品时代的全新竞争格局,类似吉利这样“广撒网”的“多生孩子好打架”战术或许已经过时。
看看全球电动车“领头羊”特斯拉,其主销产品无法就只有Model 3和Y这两款车(本质上,也可以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再看看2022年Q4毛利率高达20%,远高于“霸主”比亚迪(毛利率5%左右)的理想汽车,L7/8/9的“套娃”玩法够不够简单、直接?……
所以,与其像吉利这样“多生孩子,吵吵闹闹”,倒不如真正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特斯拉和理想汽车的“少生孩子,闷声发财”。
只知道玩“文字游戏”、从宣传语层面去“碰瓷”理想汽车,吉利恐怕是“捡(Diu)了(le)芝(lian)麻(mian),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