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冈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康养天堂·锌硒凤冈”发展定位,将全域康养作为破题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方略,先后荣获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中国健康小城等多项殊荣。如今“要健康到凤冈”品牌已经打响,凤冈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向往的地方。
凤冈县城风光。田锦鸿 摄
(资料图片)
明晰产业发展方向——
抓好康养规划。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科学编制《凤冈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0)》,以“一城一心两环五组团”布局为基础,全力打造以农业观光、体验农业、现代农业为重点的蒲水河流域农旅带,以医疗康养、森林康养为重点的龙潭河流域康旅带,以休闲、温泉、瑜伽养生为重点的洪渡河流域茶旅带,以山地运动、户外探险、文化休闲为重点的乌江流域水旅带,统筹推进医疗、养老、体育、教育、文化等全域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建设。
雾漫茶乡。罗逸 摄
抓好城镇规划。聚焦“一河一岭两山四小镇”(龙潭河,柏梓岭,凤凰山、红军山,医养小镇、颐养小镇、健养小镇、温泉小镇)城镇空间布局,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建成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市民休闲场所,完成“一河一岭两山四小镇”生态修复,建成康养休闲步道180余公里,全面提升7个公园康旅设施,升级改造毛主席指示纪念馆,建成投用红军长征与凤冈陈列室,着力建设森林康养、中医康养、文旅康养、瑜伽康养为一体全域森林康养小城。
抓好项目规划。抢抓“十四五”规划机遇,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依托凤冈优美的自然生态优势,紧扣医养、食养、农养、休养、混养“五大”模式,科学编制生态保护、茶文化传承、自然教育、中医保健、中医理疗、温泉疗养、林下经济、养生食品研发及森林观光、度假、养生、探险、科普等项目40余个,涉及资金近60亿元。
凤冈县林下种茶基地。
推进产业促进融合发展——
推行食养结合模式,利用民俗传统饮食文化、“凤冈锌硒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特色优势,开发全草本植物、全蜂蜜、全茶等10余种“有机百家宴”,并引进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企业118家,食养结合模式成效显著。
推行医养结合模式,镇(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完善了以县医院、中医院为龙头、民营医院参与、镇(街道)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为辅助的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中医服务体系,重点抓好针灸推拿、康复、治未病等中医技术发展,加强医保改革,将中医理疗纳入医保统筹,医养结合模式深入推进。
推行农养结合模式,坚持尊崇自然、顺应自然,在农村疗养“城市病”,种植有机蔬菜17.7万亩、维生素C平均值含量达15.5-66.2毫克/100克的开胃椒16万亩、氨基酸多达20余种的羊肚菌5000余亩,养殖胶原蛋白总量达64%的娃娃鱼15.8万尾,农养结合模式基础夯实。
凤冈县在茶海之心景区举办国际自行车赛。
推行休养结合模式,连续接办中国禅茶瑜伽大会、国际半程马拉松、自行车赛等康养运动赛事,并开设采茶制作、物理、建筑美学、农耕文化等研学课堂和自然教育,休养结合初见成效。
推行混养结合模式,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康养业态不断丰富,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生态康养产品,成功申报森林康养乡镇11个、森林村寨31个、森林人家344户,混养模式在探索中推进完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春英
编辑 唐怒娇
二审 游正兰
三审 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