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鄢子和
兰溪游埠早茶美食走红文旅圈,这谈不上投资开发,更多是个根植历史人文的文创项目。每人的一天从早上开始,从早上就很有仪式感地隆重又简约地招待自己,这人间烟火和烟雨江南打开美好向往和美味氤氲序曲,活得有点味。至于游埠能否列入西塘、乌镇、南浔系列的江南古镇并不重要。
就我来看,仅浙江而论,义乌佛堂列入江南古镇就底气十足。不经意间聚焦了人文自然极富内涵的张力节点,就线头线脑铺展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美丽画卷。与此类似,比如武义县域名村岭下汤,有点乡愁乡情的武义人可以记不起一切,但只要唱响与岭下汤有关的一首童谣——“扛、扛、扛到岭下汤,吃碗索面汤;一个踢脚绊,索面打精光”,就浮想联翩,走入全县保护完整、屈指可数的一条长约千米的平安古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岭下汤又称岭下镇,有“小县城”之说。
历史上的平安古街,宋、元、明、清延续,俗称“三十六家”,其实知名商号就有五十多家,食宿杂物一应俱全。从古街北首往南走向汤氏特祠和虎闸门方向,就有汤和泰米行、汤恒泰酒肉杂货、葆仁堂药店、唐记布店、源兴酒坊、唐瑞济树行、尔生旅馆……一连串老字号店铺映入眼帘。
并村到岭下汤的碗铺童话村,童话民宿结合的随园开发不错,连线碗铺、溪里、县博物馆、坛头的婺窑研学文旅风景线,业态飞跃,前景看好。而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岭下汤,闹太平天国前的清朝咸丰年间,就有2000多人口,集市日人头过万;到了民国及抗战时期,岭下镇再次走向鼎盛,平安古街是国军79师及其235团驻地,岭下镇成为流亡新宅的民国县政府和抗击日军侵略的重要军事人文屏障。
岭下汤或称岭下镇,历史上是金华、武义通往丽水、温州的水陆交通要道。
岭下汤先祖默庵公从丽水碧湖迁居而来,先祖有忧国忧民情怀。岭下汤商旅文化不以次充好,不以低唱高,不欺负老人孩子,也不欺负外商游客,讲究诚信,货真价实。曾有温州商人到岭下汤做生意,本地掌柜仔细核对发现少找对方20个铜钿,追到大殿岭把少款送上,没有发觉的温州商人非常感动。
早先家人生日祝寿,或走亲访友,烧碗索面汤(也叫索面蛋)是必须的待客之道,具有内涵丰富隆重的仪式感。
在物质特别贫乏年代,一碗索面蛋已倾尽家底和心意,“仁义礼智信”的古风尽在其中。历史上的岭下汤特别看重待客之道,手工土面工艺一流,有客上门或互相祝贺,必须烧索面蛋。
烧面讲究颜值味道,岭下汤的美食文化从一碗面开始,当下县域汤记牛头饭店四处开花也是佐证。岭下汤是民国上将汤恩伯祖地,该村除了汤姓,朱氏也是大姓,两姓为争祖宗风水宝地,官司从清朝打到民国。汤恩伯介入调解,虽有蒋介石撑腰,但汤不以势压人,讲礼节重邻里感情,送匾表彰朱氏是“理学名宗”,给全村朱氏每户人家烧索面蛋,表示和睦感谢。
一碗索面汤,一条平安古街,就可以完成一碗人人想吃的面创意。吃下这碗面,有了被尊重和面子,享受了古风犹存的面文化的礼节和美食。有面子被认可,岭下汤的文旅支撑红火就点着灶台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